最近是不是觉得A股特别不给力?全球货币都在开派对,就咱们的人民币像个害羞的小姑娘,躲在角落里只敢小小地涨个2%。更气人的是,股市不但没跟着沾光开户配资炒股,反而还跌了0.26%!这到底是咋回事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。
一、全球货币狂欢,人民币为何\"独善其身\"?
打开世界货币地图一看:日元涨了10%,欧元也涨了10%,就连咱们的台湾同胞新台币都涨了10%。韩元7.3%,新加坡元6%,泰铢5%...这一片红火景象中,人民币2%的涨幅确实显得有点\"寒酸\"。
但咱们的央妈有央妈的考虑。你想啊,2006-2007年那波大行情就是人民币升值带动的。可要是升得太猛,后面贬值的时候岂不是更痛苦?所以央妈选择了稳字当头。不过话说回来,连那些经济远不如我们的国家货币都在大涨特涨,人民币的升值潜力确实被严重低估了。
二、A股:洼地中的洼地
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:既然人民币被低估,那A股岂不是被低估得更厉害?看看AH股的比值就知道了 - 已经跌到历史低点。外资显然也看明白了这点,所以先跑去炒港股了。结果就是:港股吃香喝辣,A股还在喝西北风。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全球货币普遍升值5%以上,人民币只升2%,而A股居然还跌0.26%。用行话来说就是:人民币是价值洼地,A股是洼地里的洼地。
三、机构的\"潜伏术\"
面对这种情况,机构们也很无奈啊。他们现在的策略就是一个字:等!但人家可不是干等着。聪明的机构都在玩\"潜伏\" - 行情不好时就锁仓观望,行情一来立即大举进攻。
就像上面这只股票,暴涨之后回头看才知道原来早有机构在暗中布局。但在爆发前,光看走势图根本看不出端倪。这就是典型的机构控盘手法 - 用股价的上下震荡来迷惑散户。但这种控盘,在没涨起来之前,普通人能看出来吗?这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四、量化数据揭秘机构动向
好在现在科技发达了。通过量化模型分析交易数据,普通投资者也能发现机构的蛛丝马迹。比如说观察\"定级分区\"数据就能判断股票是否处于机构控盘状态。
这个数据把机构活跃度分成1-4级:
* 1级最活跃
* 4级最不活跃
如果一只股票长期在1级和2级之间切换(如上图所示),那就说明有机构在暗中控盘。这是因为, 说明「机构行为」总体是比较积极的,由于长周期上,不可能只涨不跌,机构也不可能只参与不休息。所以「一级区」和「二级区」之间切换就是最强的交易状态,即「机构控盘」。
就像上图这个股票,如果观察「定级分区」,就能清晰看到反复震荡的时候,只出现「一级区」和「二级区」,那显然就是「机构控盘」的特征。控盘之后,一旦得到机会,就是爆发。
五、警惕!机构活跃度跌破警戒线
不过最近有个不太好的信号:监测数据显示,\"即时库存\"(反映机构活跃度的指标)已经降到2100多家了。这是个需要警惕的数字!
历史经验表明:
* 当这个数字保持在2000家以上时,市场很难大跌
* 一旦跌破2000家就要小心了
因为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股票已经不被机构关注了。就像舞会上人都走光了似的,剩下的资金也会感到孤独啊!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